热点论坛

导航

当前位置:热点论坛文化艺术
  • 中乌两国音乐家黄河源头青海携手演绎“花儿与少年”        [11-06]
     中新网西宁11月5日电(潘雨洁 马铭言)“听着青海的歌唱家们演唱的民间小调,像是在听自己民族的音乐。”4日晚,乌兹别克斯坦作曲家协会主席鲁斯塔姆·阿卜杜拉耶夫表示,“中乌两国人民共有的善良、勤劳的品性,让我们在音乐上拥有诸多共通之处。”图为音乐会现场。马铭言 摄 2023年适逢上海合作组...... [阅读全文]
  • 漫话重阳|为啥要佩茱萸、饮菊花酒?        [10-23]
    ... [阅读全文]
  • 江苏扬州举办崔致远祭享活动 120多名韩国崔氏后人扬州祭祖        [10-16]
     中新网扬州10月15日电 (记者 崔佳明)10月15日是扬州市“中韩友好交流日”。当日,扬州蜀冈唐子城之上的崔致远纪念馆举办崔致远祭享活动,韩国庆州崔氏中央宗亲会访问团、韩国群山市政府代表团以及扬州崔致远纪念馆全体员工等共同纪念被誉为“中韩交往第一人”的崔致远。10月15日,扬州在蜀冈唐子城...... [阅读全文]
  • 演艺空间打开新赛道        [10-02]
     到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戏楼喝下午茶,再看一场昆曲;或是约上闺蜜,到繁华的商业中心逛个街,晚上一起听个烛光音乐会……“十一”假期,文化消费丰富多彩,隐藏在城市街头巷尾的演艺新空间红火热闹,俨然成为假日消费的潮流打卡地。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小剧场和演艺新空...... [阅读全文]
  • 云南千年彝绣走进米兰时装周        [09-25]
     中新网米兰9月24日电 (杨晶晶)意大利时间23日16时30分,以“流光彝彩、美美与共”为主题的中国云南楚雄彝绣发布会在米兰时装周举行。40套蕴含东方美学的楚雄彝绣服装亮相时装周,生动诠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发源于中国西南山区的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历史,是彝族人民引以为傲的“指尖艺术...... [阅读全文]
  • 他创造了《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却仍苛刻地审视自身        [09-18]
     康洪雷:你要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刁钻而苛刻的看客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徐鹏远 发于2023.9.18总第1109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作家毕飞宇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导演康洪雷是在《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摄影棚里。在此之前他们并不认识,相约会面是准备商谈小说《青衣》改编成电视剧的事情。结果喜欢运动...... [阅读全文]
  • 张歆艺领衔主演 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在天津首演        [08-28]
     中新网天津8月27日电 (王在御)8月26日至27日,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在天津大剧院上演,这也是该剧在天津的首次演出。本次演出由鼓楼西戏剧出品,天津北方对外演艺交流有限公司与天津晴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8月26日至27日,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在天津大剧院上演...... [阅读全文]
  • 纪录电影《翻转的手心》太原公映:用生命感悟生命        [06-26]
     中新网太原6月25日电 (记者 范丽芳)当看到孩子们与特教老师宋金津道别时,观众哭了;当小白和镜头玩儿“躲猫猫”时,观众笑了;当看到杜亚鹏新婚并当了爸爸,观众鼓掌祝贺……6月25日,反映两岸爱心公益人士携手关爱残障人士的纪录电影《翻转的手心》太原公映式在万达影院举行。 这部影片取材于山...... [阅读全文]
  • 端午假期成都文旅市场复苏显著        [06-26]
     中新网成都6月25日电 成都市文广旅局25日发布消息称,今年端午假期,成都市文旅市场延续高速复苏增长态势,成都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57.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906.8万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分别同比增长66.1%、59.3%。 今年端午假期,赏民俗、看展览引领成都假期风尚。黄龙溪古镇举办“爱成...... [阅读全文]
  • 北京人艺再演《吴王金戈越王剑》        [06-05]
     中新网北京6月4日电 (记者 高凯)《吴王金戈越王剑》3日晚登上北京人艺曹禺剧场的舞台。这部作品以恢弘大气的舞台呈现和诗意浪漫的舞台哲思在历史作品中独树一帜,诞生至今,常演常新。 《吴王金戈越王剑》首演于1983年,由著名作家白桦执笔,蓝天野出任导演。2014年,87岁的老艺术家蓝天野回归导...... [阅读全文]
  • 杨千嬅: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价值        [05-08]
     阔别四年 巡演重启 杨千嬅: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价值 阔别四年,杨千嬅即将以“MY TREE OF LIVE”的全新主题开启世界巡回演唱会。 近日,杨千嬅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视频节目“娱见”的采访。暂别四年,杨千嬅更加确定舞台是心之所向。加之这四年又多了一些经历和人生感悟,想通过舞台与大家分享这几年...... [阅读全文]
  • 北影节“天坛奖”十大奖项揭晓 张艺谋获终身成就奖        [05-01]
     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徐婧)29日,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落幕。闭幕当晚,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十大奖项揭晓,中国电影《白塔之光》获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编剧、最佳艺术贡献奖五个奖项。导演张艺谋获得终...... [阅读全文]
  • “岭南·高度”系列丛书两本新书广州发布        [04-24]
     中新网广州4月23日电 (记者 程景伟)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由广东省岭南文化艺术促进基金会主编的“岭南·高度”系列丛书——《品读岭南·岭南书法》和《品赏岭南·潮绣》两本新书,当天上午在广州正式发布。 “岭南·高度”系列丛书初期由“品读岭南”和“品赏岭南”两个系列组成,2022年入选中共...... [阅读全文]
  • 广西非遗展演精彩亮相北京 引客入桂“潮玩三月三”        [04-17]
     中新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 应妮)“咚咚隆锵,咚咚隆锵……”伴随着强劲的鼓点,来自梧州藤县的醒狮在高低错落的梅花桩上攀高跳跃、腾转挪移,以技术和美感俱佳的狮舞喜迎各地宾朋共赏广西非遗艺术展演,赢得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4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 [阅读全文]
  • 50国中华文化爱好者诵读儒家经典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03-27]
     中新网济南3月26日电 (吕妍)第二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年度盛典3月25日在济南举行。大会面向全球征集9种语言的儒家经典诵读作品4200余件,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老挝、泰国等50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中华文化爱好者竞相参与,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推...... [阅读全文]
  • 闽港联办线上“元宵闽剧晚会”“福见好戏”闹元宵        [02-06]
     中新网福州2月5日电(记者 刘可耕)“‘福见好戏’闹元宵,闽港云端共相聚”。5日晚,由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与与香港福建同乡会共同主办的“元宵闽剧晚会”,以线上演播的方式共贺元宵佳节。 闽剧《双蝶扇》由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周虹,“...... [阅读全文]
  • (新春走基层)宁夏中卫:“乡土非遗”社火“耍”出幸福年味        [02-06]
     中新网中卫2月5日电(于晶 屈琳昆)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自演自娱活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尤其在西北地区,“耍”社火是人们欢度春节的传统习俗,寄托着老百姓希望来年一切风调雨顺的愿望,也昭示着大家的生活越来越红火。2月5日,热闹的社火表演在宁夏中卫上演。铿锵...... [阅读全文]
  • 国产影片发力 家国情怀点燃观影热情        [01-23]
     央视网消息:据了解,在2023年春节档上映的影片当中,国产影片成为主力军。多部影片将“家国情怀”这一主题融入其中,通过不同类型题材的嫁接、拓展表达方式,力求与观众实现情感共鸣。春节档历来被视作全年电影市场的风向标,对于中国电影业而言,复苏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期待中国电影春节档...... [阅读全文]
  • 影院回来了吗?        [12-26]
     阅读提示 疫情三年,中国电影行业及其从业者颇为艰辛。2020年7月20日,经历了近半年的停摆后,影院第一次“重启”。此后不同城市,因为疫情进入关停重启的反复之中。 眼下,整个电影市场还没有回归到正常状态,迫切需要更多的头部影片上映,吸引观众进入影院恢复观影习惯,提振市场信心。 电影...... [阅读全文]
  • 海南首部宋庆龄题材琼剧开排        [12-19]
     中新网海口12月18日电 (张月和)为纪念宋庆龄诞辰130周年,原创大型现代琼剧《宋庆龄》12月18日在海南海口举行开排仪式,这是宋庆龄祖籍地海南首部宋庆龄题材的戏剧作品。 剧作以宋庆龄在1946年内战爆发前夕与蒋介石进行斗争,反内战、反独裁的行动为题材,分为惊闻噩耗、痛悼英烈、处惊不乱、宋廖...... [阅读全文]
  • 黄柳霜:刻在美国硬币上的华裔面孔        [11-28]
     1961年2月3日下午,在午后小憩时,一场心脏病突发将好莱坞演员黄柳霜的生命定格在了56岁。 在此之前,她中过风,又饱受肝病困扰。“二战”结束后的十多年里,她逐渐从影坛淡出。直到去世前一年职业生涯又有了起色,她宣布复出,饰演了一些小角色,并着手洽谈更大的项目。但糟糕的身体,没有让她等...... [阅读全文]
  • 以雕塑创作,展现家国情怀和文化底蕴        [11-21]
     主题雕塑特别是纪念性雕塑,以其形象化特征成为红色场馆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近年来,我陆续参与了多个大型主题雕塑创作项目。为红旗渠纪念馆新馆设计雕塑群,为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创作主题浮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 [阅读全文]
  • 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举行开幕式 上演戏曲“百花争艳”        [11-07]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杜燕 徐婧)今天,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在北京园博园阳光剧场举办开幕式,上演“百花争艳”,展现“国戏风华”。 连续举办六年的中国戏曲文化周,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知名戏曲文化品牌,更是“大戏看北京”这张文化名片重要组成部分。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以“和合共美”为...... [阅读全文]
  • 中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工具书“大辞典”面世        [09-26]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25日在北京举行的小型发布会获悉,中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工具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已经由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正式出版发行。 《大辞典》由文化学者王文章研究员担任主编,吕品田、罗微、李荣启研究员任副主编,中...... [阅读全文]
  • 复古市集玩转复古美学 东城持续推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集群        [09-05]
     中新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应妮)9月2日至4日,在隆福寺文创园开市的NEED复古市集,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这是东城区联手隆福寺文创园举办的2022年服贸会东城区分会场活动,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数十家复古风格的品牌商家,通过展览、互动等方式,让市民游客沉浸在复古美学世界之中。 “这里对...... [阅读全文]
  • 完善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考古部门重新“梳理”红山文化        [04-18]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17日电 (记者 李爱平)中国考古部门正在借助“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重新梳理蜚声中外的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7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得到的消息显示,目前,“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内蒙古区科研工作已...... [阅读全文]
  • 油画《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入藏国博        [03-21]
     中新网广州3月20日电(记者 方伟彬)一幅曾经打动无数人,以钟南山院士为主题的油画日前再次引发关注,20日,广东画院副院长冯少协向记者展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颁发的油画《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收藏证书。 这幅油画以钟南山院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接受采访时的画面为创作灵感,近两年,在国...... [阅读全文]
  • 【地评线】漫评:读懂“一墩难求”背后的文化自信        [02-10]
     在赛场,运动员纷纷与“冰墩墩”合影;在网络,话题#谁能拒绝冰墩墩呢#走红;在江苏启东,为“墩山墩海”助力赶制的瞬间正在直播....。.一帧帧一幕幕呈现了冬奥“顶流”:“冰墩墩”的火爆状态。“一墩难求”传递出如今中国无以伦比的文化自信。 遇见“冰墩墩”,走近奋进拼搏的中华民族。小小吉祥...... [阅读全文]
  • 取长补短培育“火种”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有多少种模式        [12-05]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有多少种模式几位中学生在国家博物馆观展。本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近日,由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四中联合开发的“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研学丛书在京出版发布,可谓是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得到高度重视。2019年国家...... [阅读全文]
  • 北京西安门大街卸妆 建筑风貌展素颜        [12-01]
     西安门大街卸妆 建筑风貌展素颜 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完成正式亮相 成为开放的城市建筑博物馆 便道上“卸”去停车桩,长期占道的私家车不见了,形成慢行优先的“静稳街区”;以红楼公共藏书楼为首的建筑群“卸”下灰浆,沿街建筑纷纷亮出本来面目;速8酒店原有的13个小门店调整为以文化为主题的2个商业...... [阅读全文]
上一页1 2 3 4 5 6 ...下一页

Copyright © 2012-2019 www.rdlt.net  热点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 .  QQ:1559218969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信息之用,并不表示赞同作者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已侵犯其合法权益,请通知本站,本站在核实相关情况后会及时处理.